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今天已经距我第一次考研快两年了,参加完复试出了拟录取名单才使天天忐忑的心情放松了下来,休息了几天我想把我这两年的考研经历写一下,一是为了回顾反思自己的考研路给自己以警示,二是给今后考研的同学一些建议少走弯路。
2019年准备第一次考研。我是一名体育生,同样拥有着大部分体育生的梦想,那就是去北京体育大学读书,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大学没能去成,就想在考研的时候实现这个梦想,所以在选择学校这方面就没有过多的考虑,直接选择了北京体育大学。最好的学校当然不是那么容易考上的,在准备学习之前咨询了一些考北体的学长学姐,他们给我只是推荐了几个公众号和卖资料的老师,我也没有更加细致的考虑,只是挑选了一个老师买了份资料,然后我就只进行了机械地背诵,效率还很低,前期只看了看英语的单词视频和政治视频,一直到九月份才开始好好学习但时间已经不够了,政治英语专业课都需要时间,导致最后总分才考了238分,英语39,政治61,专业课138。事后才后悔不已,专业课背的不够熟练,涉及的知识面不够多,英语单词不认识,政治知识点记不清。
在经历一战的失利后我还是决定进行二战。这次我综合考虑学校、城市、专业,选择了华中师范大学,经过第一次失败的教训我早早的开始了复习,以下是我各个科目学习方法与时间规划。
专业课。专业课一定要背书一定要背书一定要背书,不是卡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战专业课分低的一部分原因就是资料上知识点不够全面,每个知识点写的不够具体完善,导致很多书上的原题不会做,一定要记住再好的资料也没书好。因为专业课的知识点较多,所以我在四月份的时候就开始背书,一开始只把去年背过的知识点又背了一遍,然后开始扩展背书,到六月份发现书上知识点太多没有重点,觉得哪个都会考,每个知识点不会概括到答题要求,毕竟考场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能一个题就写上半个小时,平均到每个大题的时间只有十五分钟,于是我找到了华大知否考研网报了个专业课的班,他是历届考研高分的师兄帮我辅导的专业课,他从每本书的第一章开始给我讲解,把每一章的考点,每个考点该如何答题详细的讲解了一遍,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三本专业课的知识点知识框架就在我的脑海中成形了,后期我就跟着他们的辅导群进行学习,打卡每天背诵的内容,师兄们也会及时监督我,我不断地背诵所有知识点,师兄们还会进行学习的检查、知识的补充和鼓励我坚持下去,知识的补充就是补充一些今年的热点、书上没有的知识和扩展性知识,到考试的时候三本书所有的知识我已经不知道背了十几二十遍,每一道题都烂熟于心,最后在考场上我没有一丝紧张,因为当开考发下卷子的十秒内我将所有的题浏览了一遍,发现全是背过的,当时想师兄真厉害复习覆盖率100%,当然因为名词解释太多了有一个给记混了,最后考了235分,总成绩347分,得专业课者的天下,专业课分值最多,一定要重点学习,重点复习,以前总是听外面很多大机构天天宣传,公共课拉开分差,刚开始还信以为然,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拉分的,今年我也看到很多人专业课只考160, 170分的,无论你政治英语考得再好,你也不可能进入华师复试名单,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专业课,毕竟分值摆在那里。
英语。每个人的英语基础不同所要学习的内容和时间也不同,我英语单词用的是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第一年一遍都没背完,所以考场上看见单词都是陌生的,所以我今年英语也是从四月份开始背单词,到七月份的时候已经背了两遍了,然后再之后的做真题过程中把历年真题中所有不认识的单词又都背了好几遍,还把语法学了一遍(何凯文老师的长难句)。从九月份开始背作文十篇大作文十篇小作文,背到考试前背了二十遍,考场上写作文几乎没有障碍,最后英语分虽然不高但也有51,因我之前英语太差,51对于我来说也不是太低。
政治。政治相对来说比专业课和英语简单一些,但也不能大意,我六月份开始看徐涛老师的基础视频课把书上的知识点过了一遍,然后开始做1000题,腿姐、徐涛、肖秀荣的都可以,我只做了一遍,但我建议做两遍以上,这样记忆更清楚,做的过程中开始背冲刺手册(建议两遍以上)我背的腿姐的,到后期做预测题,最后十天全心全意背押题,腿姐、徐涛、肖秀荣都是大佬,基本都差不多,背一个人的即可,他们几乎都能压中,仅限大题,最后考了61。
经过又一年的努力,最终以总分347分的成绩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最后给你们的建议,考研首先要做好思想上的准备,这是一场持久战,一旦开始中途就不能停下来,每天大负荷的学习,长时间的坐姿可能会让你内分泌失调甚至头发变白,这中间的痛苦是别人理解不来的,只有亲身经历过后才能明白考研的难处,这是一个人的战争,你可以偶尔找个人聊一下心中的难过,但请你不要抱怨,这是自己选择的路,我觉得这段路在我人生中只不过是一段自己走的比较泥泞一点的路罢了,但我至始至终都将热爱它,为了梦想努力是幸福的,只要你足够努力终将看到光明,加油!你也可以考研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