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考研复试的结束,2020年考研已经进入了尾声,也即部分高校的调剂阶段。因为到现在为止基本都公布了2020年考研复试结果和拟录取名单,我们在这里真的要恭喜已经上岸的同学们,考研不易,且行且珍惜,也祝愿他们的硕士之路畅通无阻,前途光明。
但是还有部分同学在等待调剂,尤其是那些参加调剂的同学,在不同的学校之间奔波,他们在寻求更好更适合自己的调剂学校。
之所以参加调剂,主要是两个原因:
1.进入了第一志愿院校的复试环节,但不幸被刷。
2.还没有进行复试,初试分数较低,录取希望不大,填写了其他学校的志愿。
以上两个情况有一个共同特点,单科总分都通过了国家线,这是考研复试最基本的要求。
纵观整个考取过程:20考研人数有341万,到底有多少同学过了国家线呢?
目前网上没有公布相关数字,毕竟这个是国家考试中心的事儿,即便统计了也不会公之于众。不过,我们可以大致的估算一下。
最近几年的研究招生总人数在70-80W人之间,通常上国家线的人数会比这些计划人数大约超出20%~30%。因为很多学校的进复试和最终录取的比例就是1.2:1或者稍微高于这个比例,小部分专业会明显高于这个比例,比如会计专硕通常是1.5:1,甚至更高。
如果以此为“理论基础”,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行一个估算。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341万,全国计划从考研这个环节招收的全日制硕士的总人数大约80万人(包括了今年扩招的18.9万人),所以,今年通过国家线的总人数,大致在100万人左右,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些多。
341万人,只有大约100万人能通过国家线,比例是3:1,也就是平均每3个考生,只有1个能通过国家线。当然,这个数据比较粗略,仅供大家参考。
虽然是粗略的参考数据,但足以说明考研过线的难度并不小。
对于考研,我们固然可以看到一些人考了高分,远远超过国家线,也能看到很多过了国家线的人,要么进入第一志愿学校,要么调剂成功,但其实我们更能看到许许多多考研失利的人,这其中,大部分都是考研没有通过国家线的人。
如果要考研成功,通过国家线,是最基本的,当然,很多时候,仅仅通过这个线是不够的,如果是想要进入还不错的学校或专业的话。
不同的学科,通过国家线的难度有一定差异,但很明显,能通过国家线的,都是付出了不少的努力才能获得的成绩。
所以,对于那些虽然考得不是很好,但依然有资格参与调剂的考生而言,他们是很不容易的,我们要多多理解和支持他们。